“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常委会继续审议情况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草案修改完善工作,推动法律尽快出台★★★。”娄勤俭说。
“要把事情办好,监督必不可少★★。★”娄勤俭表示,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组织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情况介绍,形成了监督调研报告,针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化解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并依法送国务院研究处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娄勤俭表示★★,草案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把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对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谈及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工作进展,娄勤俭介绍★★★:“去年12月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上个月又进行了再次审议★★★。一审后,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还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听取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方面意见。”
娄勤俭指出,不可否认,当前,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政治不确定性上升★★★,稳定外需面临的困难挑战加大。从国内看★★,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但我们更要看到,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谈及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娄勤俭表示,过去一年★★★,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保持战略定力,顶住压力,克服困难★,特别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实现了5%增长★★★,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就中国经济★★、民营经济、政府债务管理等热点话题答记者问★★。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娄勤俭表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继续通过立法★、监督等方面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法治保障。
“比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九个方面重点任务,这一系列举措激发和增强了经济活力★。比如,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需求升级★、结构升级、动能升级的广阔增量空间★,既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足够的回旋余地★。再比如,中国正处于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动能茁壮成长★,为拓展新空间、开创新机遇增添了更多可能。”娄勤俭举例说★★★。
2024年11月份,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娄勤俭介绍:★“截至去年年底,2024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已全部发行完毕,大部分地区已完成置换。2025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发行相关工作已经启动★★。这有效防范化解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力保障了地方财政平稳运行,支持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娄勤俭指出,下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推动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